证监会摸底基金公司垫资T+0赎回
时间:2016-09-21 来源:财新网
基金公司垫资提供T+0快速赎回服务,其背后的风险已经引起监管层注意。
财新记者独家获悉,多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销售机构,以及证券公司资管部门近日接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通知,应证监会要求摸底旗下产品T+0快速赎回服务运行情况,并开展压力测试。
作为互联网货币基金销售提升用户体验的一种手段,汇添富基金于2012年10月11日首次在国内实现货币基金T+0赎回,此后T+0快速赎回一度成为“宝宝”们的标配。
T+0交易意味着资金当天到账,而货币基金实行的是T+1清算制度,也就是说每天交易时间以及15时收市后赎回的基金份额,与第二日甚至第三日资金清算到账,中间存在至少一个工作日的时差。
基金公司垫资实现T+0赎回,通常是自掏腰包或者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并承担隔夜利率成本。一般来说,一只规模为两三百亿元的货币基金,垫资额度需要十多亿元。有基金市场人士估算,像规模达到八千多亿元的余额宝,天弘基金的垫资规模可能需要几百亿元,“天弘基金肯定是无力承担的,垫资完全由支付宝的沉淀资金负责。”
伴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基金公司垫资的规模也要随之增加,但对于没有支付宝这类“金主”的公司而言压力不小。尤其是当大额赎回集中发生时,垫资额度一旦用完,就无法实现赎回资金的实时到账。
互联网货币基金此前曾多次发生T+0快速赎回暂停的情况,且多发于周末、月末和季末。有基金公司人士称,其直接的原因是集中大额赎回“打爆”了垫资额度;深层次原因则是银行在特定时点的揽储和大额资金的用户(包括机构和个人)的套利行为。
微信理财通平台上的“华夏财富宝货币”基金,曾一度取消了T+0的赎回承诺,改为T+1。余额宝也从2014年4月开始收紧T+0赎回,超过5万元的大额赎回变成T+1甚至是T+2。
据财新记者了解,目前基金公司基本都对T+0快速赎回进行了额度和次数限制,多家基金公司旗下货币基金的快速取出,限制在每笔2万、每天3笔,取出时间在17:00前,资金当天24:00前到账,取出时间在17:00后,则第二日24:00前到账。
由证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并于今年2月1日起施行的《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向投资人提供快速赎回等增值服务的,应当充分揭示增值服务的业务规则,不得片面强调增值服务便利性,不得使用夸大或者虚假用语宣传增值服务。该办法还指出,从事基金销售支付结算业务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存放、使用、划转客户备付金,不得将客户备付金用于基金赎回垫支。
当时有业内人士解读称,这是监管层正式认可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快速赎回,以及管理人或者其他相关机构在快速赎回业务中提供垫资服务的合规性。
此次监管层下发的通知要求,机构应对旗下提供T+0快速赎回服务的产品情况进行梳理,并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压力测试方案,建立合适的模型对旗下T+0快速赎回服务的产品的流动性、财务压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根据一同下发的《T+0快速赎回服务评估调查表》,各机构须上报相关产品的成立时间、资产净值、每日T+0快速赎回资金额度(包括总额度及客户可赎回额度)、实现方式以及垫付资金来源。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