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金服国资周报(7月30日-8月5日)
时间:2016-08-05
一、国资重点新闻一周盘点
1.国家电网等五家央企压缩管理层级 改子公司为分公司
※2014年2月,中石化宣布,公司将启动油气销售业务重组,引入民资实行混合所有制,且授权董事长在社会与民营资本的持股比例不超30%的情况下,行使有关权力。标志着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破冰。
国资委在2016年上半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中称,对央企所属法人单位和管理层级进行全面摸底清查,明确5家企业作为压减工作的重点企业,对面上企业也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
国家电网目前已经取消所有区域公司管理层级,按照“两级法人、三级管理”的目标,进一步取消区域公司法人层级,推动子公司模式的县公司改制为分公司,将公司法人层级减少至“国网公司-省公司”两级。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企业产权层级减少了4级。中国电子表示,为避免战略管控管不住甚至“够不着”,下大力气压缩企业产权层级和管理层级,已通过“要约+吸收合并”这一港股市场的“重大无先例”方式创造性地实现长城科技退市,并正通过长城科技所属相关企业系列资本运作实现原六级企业冠捷科技变为二级企业,从而使集团公司产权层级由11级减少至7级,实际管理层级逐步控制在4级。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探索出了压缩层级的“四条法则”。中国通号从2013年起,采取“新的控、旧的并、长的压、弱的退”四种改革手段,实现了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法人层级限制到四级的目标。
中国通号已将21家二级子分公司重组整合为7家二级集团。
(来源:第一财经)
国家电网目前已经取消所有区域公司管理层级,按照“两级法人、三级管理”的目标,进一步取消区域公司法人层级,推动子公司模式的县公司改制为分公司,将公司法人层级减少至“国网公司-省公司”两级。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企业产权层级减少了4级。中国电子表示,为避免战略管控管不住甚至“够不着”,下大力气压缩企业产权层级和管理层级,已通过“要约+吸收合并”这一港股市场的“重大无先例”方式创造性地实现长城科技退市,并正通过长城科技所属相关企业系列资本运作实现原六级企业冠捷科技变为二级企业,从而使集团公司产权层级由11级减少至7级,实际管理层级逐步控制在4级。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探索出了压缩层级的“四条法则”。中国通号从2013年起,采取“新的控、旧的并、长的压、弱的退”四种改革手段,实现了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法人层级限制到四级的目标。
中国通号已将21家二级子分公司重组整合为7家二级集团。
(来源:第一财经)
2. 中国中铁组联合体中标PPP项目 总投资约146.8亿
中国中铁8月4日晚间公告表示,近日,公司与某独立第三方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 PPP 项目, 该线路全长21.932Km,总投资约146.8亿元,建设期57个月,运营期25年,项目总合作期约30年。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中铁8月4日晚间公告表示,近日,公司与某独立第三方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 PPP 项目, 该线路全长21.932Km,总投资约146.8亿元,建设期57个月,运营期25年,项目总合作期约30年。
(来源:中国证券报)
3. 央企年内或整合至百家以内
国企改革在2016年将步入“政策落实年”,下半年将加码攻坚。相比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企改革的表述更具体,给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底线。继2015年有6对12家中央企业重组,央企数量从112家缩减至107家之后,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中国中纺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至此,央企数量已减少至105家。7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国资委的媒体通气会上表示:“央企集团层面重组步伐正不断加快,还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中央企业户数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
(来源:证券日报)
国企改革在2016年将步入“政策落实年”,下半年将加码攻坚。相比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企改革的表述更具体,给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底线。继2015年有6对12家中央企业重组,央企数量从112家缩减至107家之后,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中国中纺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至此,央企数量已减少至105家。7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国资委的媒体通气会上表示:“央企集团层面重组步伐正不断加快,还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中央企业户数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
(来源:证券日报)
4. 中石化川气东送管道业务将对外引资
继中国石油之后,中国石化也终于对外敞开管道业务引资的大门。公告称,全体董事一致通过关于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业务引资的议案,具体包括:同意管道公司本次引资方案,引资完成后,中国石化对管道公司的持股比例为50%;同意根据引资方案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由公司及管道公司启动并推进上述引资工作。这意味着国内油气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及产权多元化尝试正在不断深化。此前,中石化已在油品销售业务板块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
(来源:财新网)
继中国石油之后,中国石化也终于对外敞开管道业务引资的大门。公告称,全体董事一致通过关于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业务引资的议案,具体包括:同意管道公司本次引资方案,引资完成后,中国石化对管道公司的持股比例为50%;同意根据引资方案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由公司及管道公司启动并推进上述引资工作。这意味着国内油气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及产权多元化尝试正在不断深化。此前,中石化已在油品销售业务板块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
(来源:财新网)
二、政策最新动向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部署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工作。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也应看到,目前石化产业存在产能过程、产业布局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石化产业整体转型升级的步伐。《意见》指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开拓市场,坚持创新驱动,改善发展环境,着力去产能、降消耗、减排放,补短板、调布局、促安全,推动石化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此次《意见》共确定了四大目标,即要求达到优化产能结构,合理产业布局,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四大目标以及七大任务。
在七大任务中,去产能更是被列为榜首位置。目前石化产业在国内也属于产能过剩行业,同样存在调结构的需要。由于石化产业下游延伸产业链较长,一些高附加值的石化产品其市场需求很大,所以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较为充分。
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落实财税、金融、土地、职工安置等支持政策,破除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兼并重组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此次《意见》的发布会大大加快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重组整合的进度,而在众多重组方式中,预计兼并式重组即大企业并购小企业的方式将会成为主要手段。
(来源:证券日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部署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工作。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也应看到,目前石化产业存在产能过程、产业布局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石化产业整体转型升级的步伐。《意见》指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开拓市场,坚持创新驱动,改善发展环境,着力去产能、降消耗、减排放,补短板、调布局、促安全,推动石化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此次《意见》共确定了四大目标,即要求达到优化产能结构,合理产业布局,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四大目标以及七大任务。
在七大任务中,去产能更是被列为榜首位置。目前石化产业在国内也属于产能过剩行业,同样存在调结构的需要。由于石化产业下游延伸产业链较长,一些高附加值的石化产品其市场需求很大,所以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较为充分。
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落实财税、金融、土地、职工安置等支持政策,破除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兼并重组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此次《意见》的发布会大大加快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重组整合的进度,而在众多重组方式中,预计兼并式重组即大企业并购小企业的方式将会成为主要手段。
(来源:证券日报)
央企重组顶层路线图廓清:两主线推动 明确四种方式
当前央企重组遵循着两大思路,一是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推手,力促优势企业之间的重组,目的是做大做强,增强全球竞争力。比如南北车合并。二是以过剩产能行业为主的重组,其主要推手是供给侧改革,这种重组是以结构调整为主,围绕去产能、去库存。
7月26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下一阶段推进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的重点工作,即“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一是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的央企,要保证国有资本投入,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
二是搭建调整重组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国际化经营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强央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是推进央企强强联合、央企间专业化整合、央企内部资源整合和并购重组,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
四是通过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清理处置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退出不具有发展优势的非主业、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措施,解决好“退得出”的问题。
当前央企重组遵循着两大思路,一是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推手,力促优势企业之间的重组,目的是做大做强,增强全球竞争力。比如南北车合并。二是以过剩产能行业为主的重组,其主要推手是供给侧改革,这种重组是以结构调整为主,围绕去产能、去库存。
7月26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下一阶段推进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的重点工作,即“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一是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的央企,要保证国有资本投入,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
二是搭建调整重组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国际化经营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强央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是推进央企强强联合、央企间专业化整合、央企内部资源整合和并购重组,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
四是通过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清理处置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退出不具有发展优势的非主业、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措施,解决好“退得出”的问题。
(来源:证券日报)
三、专题:央企混改大事记(一)
1. 国资改革三十五年

2. 2013年试水阶段至2014年破冰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至此,央企数目减少至115家。
※2013年3月,中石油积极推进油气管网混合所有制,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排头兵。
※2013年6月,由于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破产,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至此,央企数目减少至114家。
※2013年7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二重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至此,央企数目减少至113家。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 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战略部署。
国企改革五大新论断:
1. 第一次提出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2. 第一次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列提出;
3. 第一次提出由管企业、管资产思路,转向管资本思路;
4. 第一次提出国企按功能定位;
5. 第一次提出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至此,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1. 第一次提出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2. 第一次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列提出;
3. 第一次提出由管企业、管资产思路,转向管资本思路;
4. 第一次提出国企按功能定位;
5. 第一次提出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至此,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2014年2月,中石化宣布,公司将启动油气销售业务重组,引入民资实行混合所有制,且授权董事长在社会与民营资本的持股比例不超30%的情况下,行使有关权力。标志着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破冰。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