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后A股市场环境已经发生显著变化。12月4日,三大交易公布熔断制度将于明年元旦后施行,同时股指期货的交易时间也将与A股相同。这些变化都给衍生品投资带来诸多不便,进一步限制了国内对冲基金的发展。
目前量化对冲产品也在股指期货受限后,难以完全发挥其绝对收益的优势策略。为应对市场环境,同时适应整个资产管理市场的需求,国内的对冲基金已经着手海外布局。
富善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林成栋对财新记者表示,该机构经过准备工作之后,目前正在筹划申请香港的9号资产管理牌照。“原来我的出海计划是明后年,现在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感觉条件已经成熟了。”林成栋表示。
香港市场执行的是金融牌照管理制度,在获取相应牌照基础上,金融机构可以混业经营。9号牌照是香港证监会发布执行的《证券及期货条例》第9类受规管业务资格牌照,即资产管理牌照;获取此牌照将可以在香港展业,同时也可以吸纳海外投资者。
除富善投资外,越来越多的国内机构将目光投向海外。一家对冲基金服务机构人士也对财新记者表示,计划于12月推出面向国内投资者的海外对冲基金FOF产品。
“海外对冲基金虽然收益没有国内高,但对于国内高净值客户来说,配备具有稳定收益的海外资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希望结合自己熟悉海外对冲基金的优势,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FOF(Fund of Fund),是一种专门投资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的产品。
另有一位具有海外从业背景的私募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事实上国内很大一部分对冲基金经理都具有海外从业的经验,因此一定也会考虑利用自己的专长发行海外产品,他们团队正在考虑明年正式推出海外对冲基金产品。
富善投资对于推出境外投资产品也已经有了详细的规划。“我们准备发行的是量化对冲加CTA的混合策略产品,目标收益率为年化6%~12%,最大回撤率控制在5%以内,投资范围是基于全球股票和期货标的产品,主要的发行对象是在国外已有美元资产配置,并有资产管理需求的境内投资者。”
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即商品交易顾问,通常也被成为管理期货基金,是指由专业的资金管理人运用委托的资金投资于全球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从投资方法上来说,量化CTA是通过分析数量化的交易策略模型,由模型产生的买卖信号进行投资决策。
林成栋对财新记者表示,在与高净值客户不断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客户或多或少都配置了美元现金,对海外资产配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除了传统的房产、债券、纯多股票之外,能够实现低风险稳定的对冲基金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虽然上述对冲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国内相比仍有差距,但两个市场环境不同,美国银行存款为零利率,并且市场的投资回报也没有国内这么高,5%~15%的预期收益率在成熟市场已能够吸引一大部分投资者。
除了外部条件成熟之外,国内股指期货市场的受限也是推动国内机构开始布局海外的一大原因。有私募人士表示,虽然公司实行多策略,但国内股指期货限制开仓10手之后,确实很多对冲策略无法有效实行。“虽然在多策略下仍有可替代的策略,但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布局海外也因此会更有动力一些。”
今年9月2日,中金所发布了“史上最严”的期指管控措施,以抑制过度投机。新规实施后,股指期货成交量较高峰时期成交量缩水逾九成,加上基差贴水,多位量化对冲的基金经理表示建仓难度非常高。
开展海外投资也将面临不同的交易时间和全新的交易对手。林成栋表示,从策略上看,如何尽快适应海外交易市场的交易规则、合规风控、交易监管仍然一个最大的挑战。目前,公司也在招聘具有海外背景的合规和运营人才,以期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